承载荣光 踏上新途——走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“引擎”港交所

  这是6月14日拍摄的香港交易所电子显示屏。 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

新华社香港6月15日电 题:承载荣光 踏上新途——走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“引擎”港交所

新华社记者肖逸晨、刘明洋、陆芸

没有了昔日交易大堂里坐满“红背心”交易员时的人声鼎沸,西装革履的人们步履依旧匆匆,踏过厚实的地毯,留下一路静谧。巨型屏幕上滚动显示着恒生指数、恒生中国企业指数、恒生科技指数……滚动的数字背后,是香港这座金融之城的澎湃活力。

这里就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“引擎”所在——香港交易所。“机遇湾区”“机遇香港”“机遇澳门”主题采访活动正于此间进行。14日,媒体团走进这颗位于香港中环的“金融心脏”。

“香港交易所是一家多元化的集团,可为全球投资者及发行人提供全面的金融基础设施服务。”港交所董事总经理兼内地业务发展主管周健男介绍说,港交所的业务主要涵盖现货、上市衍生产品、大宗商品、场外结算、指数、可持续金融等。

  这是6月14日拍摄的香港交易所内部。 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

在港交所金融大会堂里,一条带状屏幕上循环滚动着上市公司的实时股价,其中不乏内地知名企业。“我们有约2600家上市公司,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内地,在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市值占比超过70%。”周健男说,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股集资中心,港交所是内地企业首选的境外上市地。

自1993年第一家H股在港上市以来,香港金融市场与内地金融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。2014年沪港通开通、2016年深港通开通、2017年“债券通”“北向通”开通、2023年“互换通”开通……“截至目前,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累计融资超8万亿港元,极大促进了内地企业的发展。”周健男说。

今年是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》公开发布5周年。当前,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蓬勃发展,多元化的全球性资产配置需求形成了广阔的市场。“香港应巩固作为‘超级联系人’的角色,协助内地企业‘走出去’,同时帮助海外投资者投资内地市场。”接受采访的港交所前主席史美伦说,香港在“一国两制”下,可继续发挥好“背靠祖国、联通世界”的独特优势。

从在场内高声喊价、在信息板上手写报价,到自动对盘交易系统,再到远程电子化交易,证券交易方式在不断进步,而承载着沉甸甸荣光的港交所,其未来战略也在不断与时俱进。

  这是6月14日拍摄的香港交易所电子显示屏。 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

“未来,港交所将继续发挥‘连接中国与世界’的独特优势,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支持,帮助境内投资者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,同时为全球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提供更多选择与便利。”周健男说,港交所还将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,不断优化拓展互联互通机制。

周健男表示,港交所的未来战略重点还包括提升香港市场流动性及活力、科技赋能、探索新业务领域等方面。

如今,港交所以及香港金融市场已踏上新的征途,正如港交所里香港金融博物馆展板上的一段话所言:香港金融市场高度开放、资金充沛、法治完善、人才聚集。随着互联互通制度的进一步深化、上市制度改革和未来金融科技的应用,香港金融业将继续发挥独一无二的作用,促进国家进一步发展,“东方之珠”亦将在未来更加繁荣璀璨。

编辑:祁进梅;